早上起来就看到了以色列外交官在北京被刺的消息,我不想看细节,也不忍直视镜头。

昨天下午,我女儿回来的校车堵在了路上,因为有一位摩托车手出了车祸,死了。“虽然有很多救护车,但那位司机躺在路上,显然死了”。我女儿这样告诉我,很震惊的样子。

死亡对她是很具体的,血也很真实。凡离我们越近的死亡,越具体,跟你越亲近的,悲伤程度自然就更强烈,人类天性如此。

我常注意到,如果在一场电影中观看早期人类互相砍杀的镜头,或观赏今天好莱坞大规模制作的战争场面,我们看炮火中士兵和平民倒地死亡的场面,观众通常不会有太多的感觉。因为从小就习惯了,那是离我们非常遥远的死亡。至于那是罗马征战,还是二次世界大战带来的死亡,理由完全不重要。作为中国观众,也许和日本有关战争带来的死亡场面,观众才会有点情绪上的反应。

再来是我们在新闻事件上看到的死亡。比如,俄乌战场上传来的新闻或者死亡的视频镜头。对读者而言,这些死亡这时也不过就是数字。你站在哪一边,就会希望敌方死亡的人数越多越好。

我们习惯了死亡,习惯天天起床后听到的各种的死亡,只要那和我们自己的生活无关。比起今天下雨出门带伞会带来的麻烦,他人之死不算一件事。

今天早上起来还看到了另外几个推文,一个是身在当地的女士展示了更多以色列平民悲惨死亡的细节;一个说以色列现在驱赶加沙当地居民,以便更好的消灭哈马斯充满智慧;还有一个就是要以色列彻底消灭哈马斯,否则正义不能彰显,等等。

只要不在现场,我们实际上对他人的生命是无感的。他们看以色列人死的照片,和看巴勒斯坦人死的照片,会因情感的偏向不同产生完全不同的反应。就算两边都是孩子,生命的价值显然不同。有的人干脆选择不看他处死亡者的照片,或看了也无所谓,不是同族人,不是我支持的,他们是不会浪费一点感情的。

还有因为死法的残酷程度,接受的程度也很不一样。这点我是理解,但仍然不改变无辜孩子死亡的定局。文明和野蛮,炸死还是杀死,死少和死多究竟有多大的区别?我不会因为死法的不同而接受其各种正当的理由,而且完全不能!

我们都是人,都可能会死。但如果死于非命,死于他人之手,尤其还是你自己的孩子,天下不管是什么正当理由,你都不可能接受的!

那些喊着打打杀杀的人,如果你此刻和你的儿子女儿困在了加沙被驱赶的人群中,你们随时有可能被飞来的一颗炸弹炸死,因为据说边上有哈马斯的人,你会继续说支持以色列消灭哈马斯,所以我们全家都甘愿牺牲?

在我们的历史中,在我们的世界里,强权征服让我们目睹了人类自身的残酷和野蛮。从罗马的凯撒,十字军的东征,希特勒的德国,欧美国家的殖民历史,今天普京的俄罗斯,毛泽东的中国。所有这些大规模的,不该死去的人们,背后都曾有过一大堆正当的理由和故事。

这些理由在我看来,只证明一条:人类之野蛮和愚蠢。就是到了二十一世纪,如果还是动物世界那套基本的生存逻辑,所谓的理性,文明都是和平时期的客套话语。一旦有了利益冲突或需要,战争机器就马上开动起来,届时我们就会听到另外一套你死我活的说辞,人类也马上按各自族群利益的需要摆出决战的阵势,双方啦啦队也摩拳擦掌要用口水淹没对方。

战争让人疯狂,战争带来的厮杀让人嗜血。死一个就要对方死十个,本来可以成为朋友的,只要端起枪,只能是你死我活。侵略者之死还是保卫家园的烈士之死,全看你用哪边的视角。

说起来,二战结束才不到 1 百年,一战结束也不过 1 百 03 年。战争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可以想想那些大祸临头还不自知的人,不知道他们将就此逃亡,并死去。那个摩托车手不知道今天起来,来不及告别,已是他生命最后的一天;那位被刺的以色列外交官,也不知道一个不认识的人,将不顾一切要取他的性命,更不要说在巴勒斯坦黑暗等待中坐以待毙的男男女女。

今天死神会敲谁的丧钟?如果今天死的不是你,为什么明天不是?我们跟这些横死的人有什么区别?我们又怎么知道,我们此刻的生命正在滑向第三次大战的前夕,我们今天坐在家里评论事实,不久将成为后人统计死亡人数的一个数字?

说了这许多,真的,我对人们从骨子里随处可见的残酷和冷漠感到心寒。对我,所有无辜人的死都让我难受,孩子的死和成年人的死在我也没有区别。我希望所有有理智和同情心的人,会为一切已经的不幸和更多将至的不幸祈祷,也希望我们会用曾对亲朋好友之死带来的伤痛,去为那些不曾相识的陌生人之死悲怆。强权的统治和压迫正在到处肆虐,在这个危机重重的年代中,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站在弱者这边,为我们的孩子们将来不在需要生活在这样的世界中,坚决的说不!!!

分享这篇文章

撰写者

陈军
复旦大学哲学系毕业,企业家,投资人。

评论

《外交事务》专文: 川普正在摧毁美国情报系统

《外交事务》专文: 川普正在摧毁美国情报系统

By 陈军 18 min read
让美国再次孤立:历史上罕见的自毁盟友政策

让美国再次孤立:历史上罕见的自毁盟友政策

By 陈军 19 min read
评哈德逊研究所报告的荒诞主张

评哈德逊研究所报告的荒诞主张

By 陈军 9 min read
时代周刊封面人物报道:意大利总理梅洛尼正在引领欧洲的方向

时代周刊封面人物报道:意大利总理梅洛尼正在引领欧洲的方向

By 陈军 7 min read
华尔街日报独家报道: 司法部在五月告知川普:他的名字出现在爱泼斯坦文件中

华尔街日报独家报道: 司法部在五月告知川普:他的名字出现在爱泼斯坦文件中

By 陈军 8 min read
《外交事务》专文: 川普正在摧毁美国情报系统

《外交事务》专文: 川普正在摧毁美国情报系统

By 陈军 18 min read
让美国再次孤立:历史上罕见的自毁盟友政策

让美国再次孤立:历史上罕见的自毁盟友政策

By 陈军 19 min read
川普政府指示海外美国外交官不得对外国选举发表评论

川普政府指示海外美国外交官不得对外国选举发表评论

By 陈军 3 min read
评哈德逊研究所报告的荒诞主张

评哈德逊研究所报告的荒诞主张

By 陈军 9 min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