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nam Vakil

“2025年6月12日,以色列发动了持续性的空袭行动,目标是伊朗的核设施、政权高层以及石油和天然气储备。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称此举旨在“削弱、摧毁并消除”伊朗潜在核武器化的威胁。伊朗则以弹道导弹回击,并宣布退出与美国的核谈判。自一年半前以伊展开间接对抗以来,阿拉伯国家一直担忧会被卷入战争。如今战火蔓延,导弹频繁越过整个海湾地区,周边国家不再问“是否”,而是“何时”会遭殃。

目前仍有一线机会避免全面战争。但随着华盛顿对外交的热情减退,地区国家必须挺身而出制止冲突。只有阿拉伯国家和土耳其同时与以色列、伊朗及美国保持良好关系,他们才有能力提出降级方案,推动由本地区主导的调解机制,在交战各方之间充当中介。虽然仍需美国的参与,但不能再依赖美国主导。

若阿拉伯国家与土耳其未能阻止战事,冲突将不可避免地蔓延至整个地区。他们将面临来自伊朗的基础设施打击,而民众也将陷入恐惧和不安之中。

夹在战火之间

长期以来,阿拉伯国家都将伊朗和以色列视为麻烦制造者。伊朗的意识形态扩张、核计划推进、对伊拉克、黎巴嫩、也门等代理武装的支持,以及对叙利亚前政权的扶持,一直使其成为周边国家的威胁。2019年,伊朗袭击沙特油田(联合国、美国与沙特调查证实,伊朗否认参与但公开称赞袭击),令整个阿拉伯世界震惊。2022年,德黑兰扶持胡塞武装袭击阿布扎比的建筑工地与油气设施,更加剧不安。

相较之下,近年来海湾国家与以色列的关系有所改善。但以色列在加沙的长期残酷战争、对西岸巴勒斯坦人的压迫、定居点扩张以及对战后和平与安全讨论的回避,也使其成为另一种不稳定源。尽管海湾安全圈对以色列打击哈马斯与真主党领导层、空袭伊朗驻叙力量等军事成就私下赞赏,但民众对以色列在加沙行动的愤怒已严重阻碍关系正常化进程。阿拉伯国家也反对以色列持续轰炸战后叙利亚,这只会加剧地区不稳,而阿拉伯世界当前的愿望是叙利亚和平。

最重要的是,阿拉伯国家极度担忧以色列与伊朗的全面战争。以色列虽然未公开表示希望扩大冲突,但其攻击德黑兰沙赫尔雷炼油厂和波斯湾南帕尔斯炼油厂的举动,显然有意激怒伊朗,引其袭击海湾能源设施或封锁霍尔木兹海峡,从而迫使阿拉伯国家站队以色列——这正是以方希望的结果。与此同时,美国也可能因以色列而参战。届时,伊朗将更有动机攻击阿拉伯国家,因为这些国家境内设有多个美军基地。

若伊朗袭击美军基地、海湾能源设施或霍尔木兹海峡航运线,将是灾难性的。原油出口将受阻,投资信心崩溃,碳依赖型经济(如沙特的“2030愿景”)将受重创,也门的战争将恶化,胡塞武装可能重启红海袭船并攻击海湾国家。更不用说平民将面临粮食中断、水污染、网络瘫痪等次生灾难。正因如此,海湾国家愈发迫切地希望阻止战火蔓延。

居中调解者

为避免成为攻击目标,阿拉伯国家极力与以色列拉开距离。沙特与阿联酋谴责了以色列的军事行动;约旦呼吁局势降温;阿曼与卡塔尔强烈谴责以色列空袭,担忧其破坏美伊核谈。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也表达全力避免“局势失控”的愿望。

虽然埃尔多安尚未明确提出方案,但地区国家确实拥有阻止局势螺旋恶化的独特地位与影响力。海湾国家与德黑兰和华盛顿保持直接联系,主持过秘密谈判,熟悉双方安全考量。它们现在也能与以色列建立公开或私下沟通渠道。当前危机中,它们必须动用一切资源,不只是善后,更要推动停火与重返核谈及地区外交。

具体做法包括:通过阿盟或海湾国家牵头的小型联络小组,启动一项外交倡议,利用可信的情报与外交后门,促成以伊之间的间接对话。双方可先就“降温期”达成协议,限制攻击,尤其避免波及平民密集区。同时,阿拉伯国家与土耳其还应另设外交通道,重点保护能源和海事基础设施,防止核设施攻击引发环境与健康灾难。此类公开倡议也将向美国总统川普展示:降级与谈判才是正确方向,也是地区的共同期待,为全面停火与和平协议铺路。

协调行动刻不容缓

乍看之下,川普似乎不太可能接受由外国主导的停火协议。但他回归白宫后的首次出访正是前往海湾国家,此行令当地领导人重新感受到华盛顿不仅在倾听,更在政策上向他们靠拢。川普拒绝以往的军事干预和民主输出政策,呼吁开启“和平与伙伴关系”的新时代,赞扬海湾国家投资“商业而非混乱”、“科技而非恐怖主义”,支持他们呼吁对叙制裁松绑,并私下承诺将优先考虑海湾国家关切。这表明他不仅愿意倾听,也愿意行动。

相比之下,以色列对由海湾国家斡旋的和平可能更为抗拒。但事实上,巴林与阿联酋已成为以色列重要的经济与战略伙伴,而以色列也渴望与沙特实现关系正常化。以方知晓,若继续对伊朗开战,将极大阻碍这一进程。尽管内塔尼亚胡或许希望冲突升级,但其他以色列官员也明白,扩大战争将威胁全球能源市场,令本国民众生活更加艰难。而伊朗方面,在遭遇以色列持续轰炸后,也急需一个“体面撤退”的选项。伊朗高层担心国内不满及政权稳定,已公开表示愿意在可能停火的前提下重返谈判桌。过去几年,海湾国家与伊朗的外交技巧也展现出色——2019年与2022年胡塞武装袭击虽令人恐惧,但也促成了缓和局势的对话;阿联酋于2022年恢复与伊朗外交关系,沙特也在2023年通过中国斡旋与伊朗复交。

最后一线机会

2003年伊拉克战争前,阿拉伯国家与土耳其就曾警告美国:战争将破坏稳定,助长极端势力。如今,他们再次团结一致呼吁降级,深知若冲突失控,将无力阻止波及自身。时间紧迫、风险攀升,唯有协调一致的地区行动,才能防止更大灾难。

他们可以劝说伊朗与以色列停战,也可劝说美国保持中立。他们可以告诉以色列:当前行动只会让正常化之路变成孤立之途,把有效威慑的现状变成无休止的冲突;也能让伊朗明白:核计划、导弹袭击与代理人战术不可持续,想融入地区就必须改变行为。

和平协议的实现极其艰难。以伊双方立场都已根深蒂固,冲突正在升温。但世界迫切需要一场持续且严肃的外交努力。这一努力必须包括伊朗与以色列,并获得美国支持,但只有地区国家才能领导、或至少点燃这一和平的火种。”

分享这篇文章

撰写者

陈军
复旦大学哲学系毕业,企业家,投资人。

评论

《外交事务》专文: 川普正在摧毁美国情报系统

《外交事务》专文: 川普正在摧毁美国情报系统

By 陈军 18 min read
让美国再次孤立:历史上罕见的自毁盟友政策

让美国再次孤立:历史上罕见的自毁盟友政策

By 陈军 19 min read
评哈德逊研究所报告的荒诞主张

评哈德逊研究所报告的荒诞主张

By 陈军 9 min read
时代周刊封面人物报道:意大利总理梅洛尼正在引领欧洲的方向

时代周刊封面人物报道:意大利总理梅洛尼正在引领欧洲的方向

By 陈军 7 min read
华尔街日报独家报道: 司法部在五月告知川普:他的名字出现在爱泼斯坦文件中

华尔街日报独家报道: 司法部在五月告知川普:他的名字出现在爱泼斯坦文件中

By 陈军 8 min read
《外交事务》专文: 川普正在摧毁美国情报系统

《外交事务》专文: 川普正在摧毁美国情报系统

By 陈军 18 min read
让美国再次孤立:历史上罕见的自毁盟友政策

让美国再次孤立:历史上罕见的自毁盟友政策

By 陈军 19 min read
川普政府指示海外美国外交官不得对外国选举发表评论

川普政府指示海外美国外交官不得对外国选举发表评论

By 陈军 3 min read
评哈德逊研究所报告的荒诞主张

评哈德逊研究所报告的荒诞主张

By 陈军 9 min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