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大致读了由哈德逊研究所发表余茂春先生作序的这份报告。
简而言之,这9篇文章中匿名与非匿名的作者对中国现状的理解,以及他们提出的当中国崩溃后,如何全面管控中国社会的种种方案——包括侵吞中国海外的资产、解除中国自卫能力等一系列主张,像一群执着于纸上谈兵,但意识形态老旧却又十分好战的文人,把讨论地缘政治搞成像写科幻小说般的魔幻、太不可思议了。
其中,章家敦早已不值得认真评论。他的《中国即将崩溃》一书,早已沦为当今评论界的笑柄。邀请他参与撰写这份报告,实在是自降格调。
下面我摘两段他的观点:
“资产冻结 — 在CCP崩溃后的头48小时内,美国财政部应发布行政命令,冻结中国国有企业和主权财富基金在美国的所有资产,包括银行账户、房地产、投资组合和股权。估算涉及资产规模约3000亿美元,涵盖CNOOC、CIC、国家电网公司以及其他主要实体的持股。冻结过程需与司法部和国土安全部合作,确保符合《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IEEPA),并通知国际清算银行(BIS)以协调全球行动。冻结资产包括但不限于:
• 德克萨斯州CNOOC的10个油气田,估值约200亿美元。
• 纽约曼哈顿CIC持有的5座商业大楼,估值约150亿美元。
• 加利福尼亚港口的SGCC股份,估值约50亿美元。 这一措施旨在防止资产被转移或用于资助敌对活动。
资产重新分配 — 将冻结的资产通过公开拍卖分配给美国企业和盟友公司,优先支持本土能源(如埃克森美孚)和科技企业(如英特尔)。预计可筹集1500亿美元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高铁网络)、国防预算(导弹防御系统)和教育基金(STEM项目)。拍卖过程需公开透明,接受国会监督和公众审查,避免利益冲突。分配将遵循以下原则:
• 50%分配给美国企业,30%分配给盟友(如日本、欧盟),20%用于公共用途。
• 禁止前CCP官员或关联实体参与竞标。”
这种公然将他国的资产乘乱占为己有的强盗逻辑,还好意思如此公开宣示出来?难道你不该把这本属于中国的资产还给中国吗,按照中国属于中国人民的那套理论?真够不要脸的。
至于余茂春先生,虽然他曾为蓬佩奥担任过几年中国政策顾问,地位显然比给纳瓦罗《致命中国》作序的唐柏桥高出一截,但余提出的那些政策主张,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导致了美国对中国的误判,以及这些误判对美国长远利益造成了多大损害,恐怕需要更长时间才能看出结果。
如今,蓬佩奥本人在美国政坛已然出局,为他效力过的余茂春先生自然也难以再获重用。这不只是“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惯例,更因为余茂春自身的眼界局限、对中国今天发展的现状了解有限,以及他所秉持的新保守主义右派好战主张,在华盛顿正面临诸多质疑与挑战。尽管川普政府仍将中国视为主要对手,但显然不会采纳蓬佩奥和余茂春那种明目张胆鼓吹颠覆中国政权、公开将其作为政策目标,甚至提出有朝一日全面接管中国的政策建议。
说到底,二战以来的冷战思维,早就该放弃,可惜余先生除了为这套专制VS民主这套陈词滥调继续背书宣传外,除了让已经紧张对立的中美关系进一步恶化外,提不出有前瞻性和有助于改善两国关系的政策主张,或者至少能帮助两国之间增加沟通对话,减低敌意,把这一代老人政治解决不了的问题,延迟到未来交由更具和平意识,更有能力的下一代领导人来解决彼此的敌意和冲突。
我们还可以试想一下,如果也有一个中国的智库提出类似的假设:川普之后的美国民主社会如果崩溃(编故事何须理由),中国将派遣航母到美国领海,以控制美国社会危机的波及范围,同时接管美国在海外的资产和美元体系,占领美国所有海外的军事基地——这种胡编乱造的方案,如果让美国人看,会比痴人说梦还要荒唐离谱。
然而,这些不知道世界变化快的美国人,包括归化成为美国人的余茂春,却能如此大言不惭地策划某一天中国崩溃,美国便可再度将中国置于掌控之下成为他们的附庸国。这些人的野心何来?难道美国早年靠屠戮无数印第安人征服了北美还不够,后来靠贩卖无数黑奴到美国还不够,之后凭借几十年世界霸主地位将中东搅成火药桶还不够,冷战以来靠卖武器打的那些战争还不够,如今又觊觎未来不费一兵一弹征服中国,即使现在没有这个能力,也得在脑子畅想一番,这种没落帝国特有的傲慢和征服欲,究竟是出于怎样的病态的心理扭曲?
这些人是不是嫌美国衰弱的还不够快,跟中国的贸易战还没赢够,不再添点乱就不好受?
附哈德逊研究所报告原文:
补充:
本来并无意发表评论,毕竟彼此曾有过交集,也有不少共同的朋友。然而,这篇报告实在令人失望,它不仅无助于美国社会深入理解当代中国的真实现状、亦即中国究竟在哪些方面构成挑战,它也未对现行的对华政策,尤其是自川普2016年开启至今的贸易战所带来的得失与误判,作出哪怕最低限度的反思。相反,它从一个更为右倾的立场出发,提出了一套实质上旨在“肢解”未来中国的战略构想,不仅无视现实,也再次煽动起自冷战以来屡次失败的干涉主义与政权颠覆的旧式地缘政治逻辑。
这类主张的真正危险在于,它将美国对中国政策的重心从现实主义的博弈与竞争,进一步推向意识形态驱动的对抗与敌视。这不仅割裂了美国与世界范围内原本仍愿意信任其制度价值的华人社群,反而迫使那些曾持亲美立场、希望中美之间能建立起相对理性互动渠道的声音,被动地与这批自诩代表美国国家利益、以民主原教旨主义为旗帜、不择手段推动“遏制中国”的极端右派划清界限。
这些人太习惯于“美国优先”的思维惯性,将国际秩序视为一套必须服务于美国利益的等级结构,将世界想象成一个只能依靠力量与威慑维系规则的丛林体系。正因如此,他们根本无意真正捍卫公平、正义与自由这些美国一贯标榜的核心价值观,也无法理解和接受21世纪全球共识中有关和平共处与文明共存的基本理念。他们所构建的叙事,仍然牢牢地绑定在陈旧的部落主义与帝国征服的范式上,这不仅与当前世界格局的实际脱节,也使美国自身的外交战略陷入危险的退化。
如果美国目前不能出现一位真正具有战略远见的政治领袖,正视并扭转当下美国在制度、经济与社会层面暴露出的深层结构性问题,那么,美国就难以有效地遏止其在国际体系中的持续下滑的趋势。从这个意义上说,川普虽然试图在政策空间内进行左右摇摆,试图以“交易的艺术”寻找一条相对现实主义的对外政策路径,但其是否真能借此赢得对华贸易战、在金砖国家体系中发挥震慑效应、或成功将普京重新拉回谈判桌,这一切都尚待观察。唯一可以确定的是,他此刻最不需要的,正是哈德逊研究所所发出的这类充满臆想、脱离现实、逻辑粗糙但十个危险的主张与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