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下班前,印度大多数贸易官员正准备回家,突然他们的手机接连收到消息:川普宣布对印度征收25%的关税。
这一消息对那些数月来一直在努力推动美印贸易协议的印度官员而言,无异于晴天霹雳。许多人是接到记者电话才得知消息。官员们迅速召开紧急会议,起草声明,强调印度仍希望达成互利的贸易协议。
但川普的行动远未结束。他在首次发文中不仅抨击印度高额关税和其他“繁琐且令人反感”的贸易壁垒,还批评印度购买俄罗斯武器和能源。之后在对记者讲话时,他进一步指责印度加入了他称为“反美”的金砖国家(BRICS)。
尽管川普似乎还留有谈判余地,表示“你们会在本周末看到结果”,但就在美国时间午夜之后,他再次发文怒轰印度与俄罗斯的关系:
“我不在乎印度和俄罗斯搞什么,”川普在周四凌晨发文说,“他们要是一起把自己那死气沉沉的经济搞垮,我一点也不在乎。我们跟印度做的生意非常少,他们的关税太高,是全世界最高之一。”
即使未来24小时内美印达成某种协议,川普的这一系列攻击也构成了美国近年来对抗中国的重要安全伙伴之一印度所遭遇的最强烈抨击。长期以来,印度通过维持与俄罗斯的友好关系,并以制衡中国共产党的地缘角色,成功回避了美国制裁的压力。而如今,川普正迫使莫迪选择站队。
前美国情报官员、现任南加州大学国际关系教授德里克·格罗斯曼(Derek Grossman)表示:
“川普正在给莫迪制造很多麻烦。今天造成的损害,比我记忆中任何时候都要严重。我并不是说这种关系会破裂,但我认为,从此以后印度在处理对美关系时会更加谨慎。”
“让印度再次伟大”
对莫迪而言,川普的攻击显示出两人2月在白宫会晤后双边关系已急剧恶化。当时莫迪还试图讨好川普,称自己也希望“让印度再次伟大”(Make India Great Again, MIGA)。
“当MAGA加上MIGA,就变成MEGA(巨大),”莫迪宣称,引来川普微笑挥拳,场内一片笑声与掌声。莫迪还表示,双方希望在2030年前将双边贸易额翻一番,并“很快”达成贸易协议。
然而仅仅六个月,一切已然逆转。
川普5月称自己通过贸易威胁促成印巴停火,遭到印度国内反对派强烈批评;中国则对企业施压,阻止其将人员与技术转移到印度,尽管苹果公司正扩大在印度的iPhone产量;而现在,莫迪甚至遭到川普的直接抨击——这位曾被新德里视为更友好的右翼盟友。
战略平衡的打破
这标志着印度在全球格局中的重大变化。川普上任前,印度处于地缘政治“甜蜜点”——一方面加入美国主导的“四方安全对话”(QUAD),与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结盟;另一方面仍是金砖国家成员,与俄罗斯、中国保持密切关系。
这使得莫迪既能在白宫设宴,也能访问莫斯科,与普京深化合作。凭借这样的平衡战略,印度在俄乌战争后仍能继续购买俄罗斯武器和廉价石油,尽管俄罗斯被广泛孤立。
印度外交部长苏杰生(Subrahmanyam Jaishankar)曾称印度的外交政策是“对冲”,即在多极世界中保持多方关系的灵活性。
几个月前,这种策略仍被视为成功。川普当时试图与普京达成和平协议,同时对中国加征100%以上关税,几乎彻底切断中美贸易。
“被逼入角落”
但随后习近平切断稀土磁体的对美出口,迫使美中达成某种程度的休战。而普京拒绝了川普的和平建议,使得川普威胁要对俄罗斯石油买家实施“次级制裁”——其中最主要的买家便是中国与印度。
由于中国掌握关键稀土资源,美国对习近平的施压空间有限。相比之下,印度成为川普最容易打压的目标。
前印度资深外交官纳夫迪普·苏里(Navdeep Suri)说:
“这确实让情况变得复杂,因为印度最看重的是战略自主。它不喜欢被逼到角落,不喜欢被迫在两个大国间作出选择。”
根据Kpler数据,今年印度从俄罗斯进口石油占其总进口量逾三分之一,而战前仅为1%。如果川普的行为干扰了供应链,印度炼油厂虽能转向OPEC+成员国采购石油,但成本会显著提高。
莫迪不会轻易让步
莫迪几乎没有退让的动机。如果此时向川普让步,将显得软弱,尤其是在反对派声势高涨之际。此外,若油价上涨并传导至全国14亿人口,尤其是那些对物价极度敏感的低收入群体,将带来更大政治压力。
新加坡国立大学南亚研究所研究员阿米特·兰詹(Amit Ranjan)指出:
“对印度来说,俄罗斯提供的廉价石油对经济至关重要,所以我不认为印度会采取切断俄印关系这样的极端做法。不仅因为石油,俄罗斯对印度而言依然是一个可靠的大国。”
莫迪也有内政考量。他长期抵制美国要求印度开放农业和乳业市场,包括引入转基因作物——这在新德里是不可触碰的红线。这些产业是莫迪选民的关键基础。去年选举中执政党表现受挫,令其对政治风险更加敏感。
川普首次上任时,印度曾被视为最可能达成贸易协议的国家之一。在莫迪访美前夕,印度迅速下调了美国重型摩托车、电子产品、波本威士忌等商品的关税。三阶段谈判的破裂
4月美国副总统万斯(JD Vance)访问印度后,关系一度升温。他称美印关系是“双赢伙伴关系”,并寻求在能源、国防与贸易方面深化合作。即使川普推出所谓“对等关税”,印度仍避免采取报复措施,转而优先推进三阶段贸易谈判,并暗示有可能达成“早期互利成果”。
但5月后情况急转直下。川普多次声称自己成功斡旋印巴停火,并随后接待巴基斯坦陆军参谋长穆尼尔(Asim Munir)访问白宫,让印度政府极为不满。将印度与巴基斯坦相提并论,更激怒莫迪国内反对派。
印度政府随即明确表示,不会接受美方要求开放市场引入转基因作物与乳品产品,同时也拒绝签署不取消互征关税的协议。美方坚持将这些敏感议题纳入早期谈判,也出乎印度意料。
7月,印度贸易代表团赴美期间,双方立场进一步强硬,红线更加明显。彼时已有迹象表明,印度需为谈判破裂和对美出口遭遇更高关税的最坏情况做准备。
未来走向未明
目前的问题是:接下来会如何发展?虽然仍存在达成协议的空间,但川普当前显然更关注施压普京,他给俄罗斯领导人不到两周时间达成停火协议。他还再次嘲讽莫迪,称美国将开发本国石油储备,“也许哪天会卖给印度!”
前美国情报官员格罗斯曼表示,川普的这些举动可能会促使莫迪加强与俄罗斯,甚至中国的合作,最终对美国造成不利影响:
“印度在非结盟与多边结盟之间已建立了很高的自主性。它没有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这正是它的战略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