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弗里·爱泼斯坦的朋友们为他50岁生日送上猥亵信件,其中一封来自唐纳德·川普

杰弗里·爱泼斯坦的朋友们为他50岁生日送上猥亵信件,其中一封来自唐纳德·川普

推特今天有消息上说,川普致电华尔街日报主编,要求不要发表下面这篇有关爱泼斯坦案的专文,题目是:杰弗里·爱泼斯坦的朋友们为他50岁生日送上猥亵信件,其中一封来自唐纳德·川普。 这本皮革封面的纪念册由吉斯兰·马克斯韦尔编纂。总统称这封信“是伪造的”。 作者:卡蒂嘉·萨夫达 和 乔·帕拉佐洛 2025年7月17日 美国东部时间下午6:45 那是杰弗里·爱泼斯坦的50岁生日,吉斯兰·马克斯韦尔正准备一份特别的礼物以示庆祝。她向爱泼斯坦的家人与朋友求助,其中一位是唐纳德·川普。 根据《华尔街日报》审阅的文件,马克斯韦尔为2003年的生日纪念册收集了川普及数十位爱泼斯坦亲密人士的来信。 据知情人士透露,这本在爱泼斯坦2006年首次被捕前编制的皮革纪念册中的部分页面,曾被司法部早前调查爱泼斯坦与马克斯韦尔案的官员查阅。尚不清楚这些页面是否包含在川普政府近期的文件审查中。 川普与爱泼斯坦的过往关系正值敏感时刻。司法部的文件,也就是所谓的“爱泼斯坦档案”,以及其中涉及的内容与人员,成为席卷川普政府的政治风暴核心。周三,川普在愤怒地称这些档案是民主党制造的骗局之后,又对不愿放下此事的支持者发火
By 陈军 10 min read
无人能掌控爱泼斯坦事件:事实证明连特朗普也不行

无人能掌控爱泼斯坦事件:事实证明连特朗普也不行

本文刊发于大西洋月刊,作者查理·沃泽尔是《大西洋月刊》的撰稿人。 特朗普亲手制造了一个“怪物”,如今却希望人们视而不见。 多年来,特朗普不断发出“狗哨”信号,鼓吹彻头彻尾的阴谋论,煽动支持者对所谓“全球恋童癖团伙”的愤怒。而现在,他却要求这些人放下这一切。 早些时候,特朗普在Truth Social上发帖,称与爱泼斯坦有关的阴谋论——MAGA宇宙的核心内容——是“骗局”,甚至公开与他“过去的支持者”划清界限。 “就让这些软弱之辈继续前行,替民主党干活吧,”他写道,“我不再需要他们的支持!” 这条帖文在平台上迅速引发大量回应。情况对特朗普来说,进展并不顺利。 一条热评写道:“那爱泼斯坦为什么要坐牢?吉斯兰呢?这也是个骗局?我不这么认为。我们会为这件事拼到底。” 简而言之,特朗普似乎已经失去了对局势的控制。在他的第二任期中,混乱、不得人心的政策以及对联邦政府的削弱成为标志,而他却总能一次次从丑闻中全身而退。 除了这一次。如果真有人能击垮特朗普的总统生涯,那或许就是一位已去世近六年的性罪犯。
By Lana 9 min read
黄仁勋90分钟小范围交流会实录:谈中美芯片、H20、CUDA兼容,点赞DeepSeek、Qwen和Kimi

黄仁勋90分钟小范围交流会实录:谈中美芯片、H20、CUDA兼容,点赞DeepSeek、Qwen和Kimi

英伟达CEO黄仁勋身着一身传统唐装,出现在了昨天的中国国际供应链博览会开幕式上,同时举行了媒体见面会。这是2025年以来黄仁勋的第三次访华。 黄仁勋表示,此次来华有两大观察:第一是中国的供应链高度发达,整体基础设施完善、生态系统成熟、技术先进、制造规模庞大等方面,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第二,今年参展企业遍布全球技术生态,这充分反映了全球供应链的高度相互依存。黄仁勋也特别指出,技术生态的互联互通已成为产业演进的关键议题。 针对中国厂商开发CUDA兼容平台的现象,黄仁勋表示:不介意兼容,CUDA其实本身就是比较开放的。黄仁勋还调侃道:“如果你开发兼容(英特尔)X86架构的产品,他们可能会不满。但如果你开发兼容CUDA的产品,我完全不会介意”。 以下为黄仁勋媒体交流会的核心观点: * 中国供应链系统复杂、高效且极具制造优势,是构成全球AI硬件和智能工厂建设的重要基础。 * H20芯片已被重新批准销售,未来也将推动更多Blackwell架构产品落地中国。 * 中国在AI模型、工程人才与产业应用上全球领先。 * 黄仁勋对小米汽车、蔚来、小鹏等中国车企给予极高评价,称中国电动汽车是全
By Lana 49 min read
马斯克建党后第一时间请教了他?

马斯克建党后第一时间请教了他?

在特朗普通过大美丽法案之后,马斯克宣布要成立一个新的政党——美国党。据熟悉马斯克的人私下表示,他对组建第三政党的想法是认真的,但还不清楚他怎么开始规划如何实现这一目标。 马斯克面临一个直接的挑战,就是找到盟友,既要有能力,还要愿意冒险。因为任何人和他走到一起,都会遭到特朗普或民主党的报复。 于是,马斯克请教了一个有点意外但又没那么意外的人物。 柯蒂斯·雅文,笔名霉菌孟子(Mencius Moldbug),一个边缘或幕后人物。 据纽约时报报道,马斯克上周联系了雅文,就在2028年中期选举前启动新政党的任务进行了交流。 雅文是所谓“科技右派”中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他因其对美国传统民主制度的公开厌恶而备受关注,他最为人所知的身份可能就是君主制的倡导者。 雅文有一个极具挑衅性的观点,他认为美国的民主已经走到了尽头,由一位CEO——实质就是一位独裁者——来管理国家会更好。 早在2011年,雅文就表示特朗普是“最符合美国君主特质”的两人之一。2022年,他甚至建议,如果特朗普再次当选,应任明马斯克来执掌行政部门。 雅文和马斯克的私交并不深,但他被认为是硅谷大佬们的“马基雅维利”
By Lana 72 min read
纽约时报畅销书:《最烂的人类:我如何为独裁者、寡头与政客制造新闻》|操纵真相的行业背后

纽约时报畅销书:《最烂的人类:我如何为独裁者、寡头与政客制造新闻》|操纵真相的行业背后

Elwood, P. (2024). All the Worst Humans: How I Made News for Dictators, Tycoons, and Politicians. Henry Holt & Company. / 菲尔·埃尔伍德.《最烂的人类:我如何为‘读材’者、寡头与政客制造新闻》. 亨利·霍尔特公司,2024年。 引子 | Opening Summary 如果说记者记录了这个世界的真相,那么公关人便是操纵这些“真相”背后的编剧。菲尔·埃尔伍德(Phil Elwood)这本令人震惊的回忆录《All the Worst Humans》,是一次赤裸裸的自我揭发——作为华盛顿顶级公关操盘手,他为卡扎菲、阿萨德、
By Lana 6 min read
杰弗里·萨克斯:西方中心世界的终结与金砖国家的崛起

杰弗里·萨克斯:西方中心世界的终结与金砖国家的崛起

以下是Glenn Diesen与Jeffrey Sachs于2025年7月15日在YouTube播出的访谈节目“Jeffrey Sachs: End of the Western-Centric World & Rise of BRICS”的中文翻译。 Glenn Diesen: 大家好。今天我们邀请到杰弗里·萨克斯(Jeffrey Sachs)来讨论美国优先政策的重新定义,以及金砖国家(BRICS)的未来。欢迎再次做客我们的节目。 Jeffrey Sachs: 很高兴能再次与你对话,Glenn。 Glenn Diesen: 西方的经济主导地位多年来一直在下降,甚至可以说已经结束了。这意味着美国可以选择两条不同的道路。第一条是美国收缩其帝国,促成一个多极化体系,在这个体系中美国可能是一个平等中的佼佼者。这似乎是特朗普“美国优先”政策下的一种可能性。另一种选择是美国对抗所有其他权力中心,试图恢复其霸权。然而,这可能会导致一个反对美国的多极化体系的形成。然而,特朗普似乎已经转向了第二条道路——他现在显然将俄罗斯的战争视为自己的战争,当然还有对伊朗的攻击,
By 陈军 16 min read
特朗普关税冲击下,亚洲国家正在寻找新贸易伙伴

特朗普关税冲击下,亚洲国家正在寻找新贸易伙伴

纽约时报 作者:LYDIA DEPILLIS 对于上周收到特朗普总统威胁征收高额关税信函的大多数国家,尤其是那些经济以供应美国市场为主的亚洲国家而言,它们几乎找不到明显的替代出口目的地。但它们正在尽力寻找。
尽管各国政府不断派遣特使往返华盛顿,提出新的采购计划和改革承诺,但白宫仍坚持征收新关税,这一做法令全球商界和政界领导人深感困惑。特朗普正在设置新的贸易壁垒,要求各国在8月1日前做出重大让步,声称美国多年来因进口大于出口而蒙受损失。
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易卜拉欣周三在东南亚领导人的峰会上表示:“在世界各地,曾经用于推动增长的工具如今却被用来施压、孤立和遏制。面对外部压力,我们需要巩固自身基础。加强彼此贸易,增加相互投资。” 此类努力已初现端倪。韩国新任总统李在明已向澳大利亚和德国派遣特使讨论防务和贸易问题,并计划向其他多国派出代表团。巴西和印度宣布计划将双边贸易额提高70%,至200亿美元。印度尼西亚表示即将与欧盟达成协议,将双方大部分关税降至零。而在越南(特朗普称其在收到上周的信函前已接受对其输美商品征收20%的关税),该国贸易部副部长强调,正在努力通过利用其他贸易协议来减少对
By Lana 6 min read
没有敌人、非暴力抗争与言论自由——纪念刘晓波逝世八周年

没有敌人、非暴力抗争与言论自由——纪念刘晓波逝世八周年

今天是刘晓波逝世8周年。如果刘晓波还活着,今年该70岁了。  纪念刘晓波,我想谈三个问题。  1、关于“我没有敌人”  刘晓波说“我没有敌人”。这句话引起很大争议。有人说这句话是向专制者下跪、献媚,是懦弱是软骨头。这种批评是错误的。  首先需要提醒的是,并不是在2009年12月被审判时的《最后的陈述》里,刘晓波才讲出“我没有敌人”,早在20年前的1989年《六二绝食宣言》里,刘晓波就讲出“我没有敌人”了。  “我没有敌人”并非只是出自刘晓波一个人之口,还有不少中国的异议人士也说过同样的话。例如:  秦永敏,资深民运人士,人称“坐牢王”,是文革结束近五十年来已知坐牢时间最长的异议作家和政治犯。秦永敏说:“民主人权事业没有敌人,从七十年代从事民主人权活动以来,我们就坚持这种看法。”  著名的异议人士兼维权活动家郭飞雄也讲过“无敌人”。他说:“我们的手段是:“非暴力、无敌人、不流血”地扩张公民权利运动。”  八九民运参与者、自由作家刘水在2006年发表了一篇纪念六四17周年的文章,
By 胡平 5 min read
“九二共识”存在吗?“一中各表”是什么意思?

“九二共识”存在吗?“一中各表”是什么意思?

台湾有很多人,尤其是绿营人士,对“九二共识”有严重的误解。  去年10月16日,台湾海基会秘书长罗文嘉讲话,说“九二共识”不存在。罗文嘉说:“从头到尾没有看到‘九二共识’的白纸黑字、相关档案,翻遍两岸两会来往文书信件、会谈纪录里,从来没有‘九二共识’,所谓‘九二共识’其实是不存在的。” 罗文嘉说,中方“九二共识”定义很清楚是习近平2019年1月告台湾同胞书所说“一个中国”、“九二共识”、“台湾方案”,一个中国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没有各自表述。国民党曾提“九二共识”是“一个中国、各自表述”,但马习会上,马英九的“各自表述”不见了、没有提。 10月21日,罗文嘉接受采访时又谈到“九二共识”。罗文嘉解释为什不能接受大陆以“九二共识”作为两岸协商的政治前提。因为大陆的“九二共识”就是一个中国,
By 胡平 14 min read
《外交事务》专文:中东和平的最后机会:阿拉伯国家或许是阻止以伊战争的关键

《外交事务》专文:中东和平的最后机会:阿拉伯国家或许是阻止以伊战争的关键

Sanam Vakil “2025年6月12日,以色列发动了持续性的空袭行动,目标是伊朗的核设施、政权高层以及石油和天然气储备。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称此举旨在“削弱、摧毁并消除”伊朗潜在核武器化的威胁。伊朗则以弹道导弹回击,并宣布退出与美国的核谈判。自一年半前以伊展开间接对抗以来,阿拉伯国家一直担忧会被卷入战争。如今战火蔓延,导弹频繁越过整个海湾地区,周边国家不再问“是否”,而是“何时”会遭殃。 目前仍有一线机会避免全面战争。但随着华盛顿对外交的热情减退,地区国家必须挺身而出制止冲突。只有阿拉伯国家和土耳其同时与以色列、伊朗及美国保持良好关系,他们才有能力提出降级方案,推动由本地区主导的调解机制,在交战各方之间充当中介。虽然仍需美国的参与,但不能再依赖美国主导。 若阿拉伯国家与土耳其未能阻止战事,冲突将不可避免地蔓延至整个地区。他们将面临来自伊朗的基础设施打击,而民众也将陷入恐惧和不安之中。 夹在战火之间 长期以来,阿拉伯国家都将伊朗和以色列视为麻烦制造者。伊朗的意识形态扩张、核计划推进、对伊拉克、黎巴嫩、也门等代理武装的支持,以及对叙利亚前政权的扶持,一直使其成为周边国家的
By Lana 8 min read
稀土既然这么厉害,北京何以没有早点对美打出这张牌

稀土既然这么厉害,北京何以没有早点对美打出这张牌

稀土被认为是中国对美反制的“王牌”,但在中美对抗升温的早期,北京为何迟迟未出手?政治评论员邓聿文分析指出,这背后反映出中国在战略判断、政策惯性和对稀土效力评估上的多重考量,也折射出北京面对美方科技围堵的应对逻辑与局限。 中美的伦敦谈判被观察家普遍解读为稀土谈判,这凸显了稀土在美中此轮博弈中的某种关键角色。那么,问题来了,既然稀土这么重要,为什么北京不早点比如在拜登时期就打出这张王牌?因为华盛顿的很多科技管制,包括在高阶芯片上卡中国的脖子,都是在拜登时期出台的。如果北京也在关键原材料上卡美国的脖子,是否可以换来华盛顿放松科技管制?中国芯片产业的发展就不会像现在这样累,可以利用这个时间加速技术的升级进步,说不定芯片已经取得技术突破? 我把这段文字写在X上,希望能够引起人们对这个问题的讨论。果然,贴文有11万多人浏览,150多人留言讨论。不过,遗憾的是,真正让我觉得有价值的看法不多。大体可以把人们的回答归纳成三类:一是认为稀土作为一张王牌,不能过早打出,要在最关键的时候使用,效果才最好;二是认为中国政府整理国内稀土行业的各种乱相,包括打击走私,统一管理,需要时间;三是认为中国没有过早打出
By 邓聿文 10 min read
不再可能的对话——1989年5月18日的李鹏 写在六四—36周年前夕
Photo by NEOM / Unsplash

不再可能的对话——1989年5月18日的李鹏 写在六四—36周年前夕

本文的初衷 2019年7月24日,李鹏去世。作为1989年“六四”事件中最具象征意义的人物之一,他当年的死亡立即引发了针对他的定性式批评。在流传最广的一些社交媒体言论中,有人提出要为这位“刽子手”竖立跪像,与邓小平并列,作为象征性地羞辱与清算的手段。他的死亡,不是一场人生的终结,而是一道历史怨恨的触发器,他的名字也成为一种耻辱的记号,尤其在追溯有关六四历史的特定时刻。 正因为如此,重新审视这位历史人物,尤其从一个当年的、作为中国自1949年以来共产党在任总理绝无仅有的一次与抗议学生直接对话的视角,或许可以给我们带来另外一个观察和思考历史的角度。尤其是在所有纪念六四的人一致主张“拒绝遗忘,寻找真相”的语境中。 说实话过去几年每到六四前夕,我都会与胡平先生及少数愿意保持反思立场的朋友讨论和重温这段历史。我们常常问自己:这场运动究竟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其经验教训是否真正被我们吸收?遗憾的是,这样的反思常被视为“替中共开脱”的姿态。在某些民运阵营眼中,提出对六四应重新讨论,就是一种为共产党镇压开脱,就是背叛历史。每次我听到这类的评论,我都认为这些人在相当程度上误导了他们自己,也误导了公众舆
By 陈军 65 min read